风湿问题
风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祖国传统中医称之为“痹症”,患上风湿病,几乎就离不了终身性的治疗.据国家卫生部调查统计,每年因风湿、类风湿、骨病,直接或间接死亡人数约达150万人。因此,治疗风湿、类风湿、骨病已全国告急,刻不容缓。但风湿病的治疗非常棘手,医学现有的办法无法解决患者的痛苦,如通过祖国医学的调治,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奇效。
风湿与类风湿的辨别
风湿虽与类风湿仅一字之差,但这两个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治疗时要异病异治,才有奏效,否则难免会延误病情。风湿是一类外感风、寒、湿等外邪而诱发的疾病,它的典型特点就是一遇到天气变化就容易发病,破坏力主要聚焦人体各个大关节,比如肩、肘、膝、手等,这些部位红肿、疼痛、麻木,屈伸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发生瘫痪。而类风湿是其发病特点与风湿类似,容易弄混淆,初期更容易被误认为风湿。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它好发于人体的小关节,比如手指、脚趾等
这类疾病具有明显的自抗性,后期的破坏力也较大,不少人还出现骨骼强直、变形,不能屈伸等,致残性高。不少人的强直性脊柱炎就是典型的症状。所以,中医调理要首先准确辨清病情,对于风湿病调治要紧紧围绕祛邪扶正,以通经活络,化风祛寒,祛痰化浊,破除瘀血等多种治疗手段,有效控制并引导恢复病情。类风湿病重在扶正,激活自我的能力,来对抗疾病。
风湿类风湿的四种证型
多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痛呈游走性,不局限于一处,关节屈伸不便,多见于上肢、肩、背。
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剧烈,甚则如刀割针扎,逢寒则加剧,得热则痛缓,痛处较为固定,日轻夜重,关节不可屈伸,痛处不红不热,常有冷感,多以肢体关节(腰、肩、膝、肘、腕、踝)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症。
以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初起时可见全身肌肉痠痛,头身困重,渐至关节疼痛,呈酸痛、胀痛状,以下肢关节为主,或肢体麻木不仁,皮色不变,关节沉重,活动不便,遇阴雨天气加重,天晴干燥则症状减轻。多伴周身困重、胸闷、纳呆、苔腻、脉濡涩等。起病多缓,病程一般较长,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易致肌肉萎缩。
现在很多女性在产后都会出现关节疼痛,以前多是秋冬季节的产妇,现在由于空调的使用,已经跟季节没有明显关系了。女人产后“坐月子”是很关键的时候,此时很多的疾病都会趁虚而入。所谓的产后风湿是指妇女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感受风湿寒邪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产后风湿病—般较难治疗,—部分患者可转为类风湿病,而大部分患者可终身带疾,有人甚至,合并骨质增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