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来源:中经堂   时间:2018-08-02 15:09

痛经,女性不能忍受之痛

    经期疼痛是每个女性永远的痛。因为生理功能的改变,每个月的那几天,或多或少会产生头晕、腹痛、腰酸胀、四肢乏力等症状,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彻底治愈痛经。多数人往往采取止痛药物,"熬过那几天就好了",事实上却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始终是困扰不少女性的一道坎儿。

 
 
长期痛经会有哪些危害?


1、不孕:


    痛经最大的危害是不孕。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不孕症中伴有痛经者占56%,并且发现痛经一旦消除,患者也随即受孕。
 

2、并发乳腺增生:

    从临床观察来看,约有1/3以上的痛经女性伴有乳腺增生病,一般在月经将来潮时有肿块增大并胀痛或加重。
 

3、影响性生活:

    据临床统计,60%的痛经女性,易出现性欲低下,性生活后盆腔酸涨感等症状,直接导致夫妻性生活不和谐。
 

4、早衰:

    长期痛经会引起气血失调,体内自由基异常活跃,衰老年龄比正常女性提前5年。其面部多有色斑、痤疮等问题。
 

5、导致病情恶化:

    痛经是由妇科疾病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如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的话,会导致病情恶化。
 

了解真相,才能针对性调理
 
气血虚弱型:

    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喜揉按,月经色淡量少,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调理以补气养血、培元止痛为原则,采用培元艾灸刺激穴位和冲任经络,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太冲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冲任督三脉上行,疏通经络,温补元气。透背熏蒸专门针对气血不足,采用熏蒸十三方之暖宫散寒方,直接通过熏蒸的方式,全面作用于人体上中下三焦,有效调理气虚、血虚、定期调理对此类痛经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肾气亏损型:

    经净后小腹隐痛、腰酸,经血量少而质薄,经色暗淡,或有头晕耳鸣,小腹空坠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调理以补肾通经、培元止痛。通过洗髓熏蒸的技术,使药物有效成份经阴道、谷道的给药方式,使药效直达病所同时可以通过蒸汽快速鼓动真气,调整全身阴阳气血,用培元艾灸刺激穴位和冲任经络,可壮命门之火,借助艾热有效地作用于气海、太冲等,药物借助热力沿着冲任督三脉上行,疏通经络,温补元气。



 
气滞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或排出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暗,舌边或有瘀点,脉弦涩。

    调理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经为原则,采用点穴顺气,从头到脚整体疏通经络之气,重点取任脉之中极穴,次髎穴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位,地机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行气止痛。配合洗髓通脉打通黄中脉,对人体进行深度的化瘀清洗和排毒。


 
寒凝血瘀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调理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采用优质精选的艾条,在局部穴位地机、太冲、气海穴等重点温灸,配合循经通络手法,快速补充生物电,提升气血能量,大面积疏通冲任二脉及足太阴经整条经络,以"得气"为度,使相关的经络淤堵问题得到整体改善。


 
湿热蕴结型:

    经前、经期少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量多,色红,质稠或有块,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调理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为原则,在操作技法上特别注重大面积多罐同拔,对于腹部湿热下注之邪定位准确,特别在太冲、阳陵泉、归来穴,可形成多个水泡或血泡,祛湿除热效力非常强。采用周天药浴基础方配合加味方3调理,煎沿着冲任二脉直达病所,通脏腑、走表里、祛湿热。


 

上一篇:甲状腺问题

下一篇:失眠问题